- 家电新闻
- 新闻评论
-
- 企业出海频陷漩涡,如何避免成为“唐僧肉”?
- 世界第五大经济体,庞大的消费市场,印度一直是企业“出海”的理想之地。然而,广阔的海洋固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,但其掀起的风浪也同样更加巨大,稍有不慎便可能触礁甚至翻船。近段时
- 智能家居拥抱大模型,可以关注却不必仓促
- 智能家居逐渐进入深水区。一方面,参与企业越来越多,尤其是华为、小米以及海尔、美的等巨头的大规模布局,让这一市场的热度持续升温;另一方面,AI、IoT以及大模型等技术的持续升级,让智能家居
- 买家电现在实体店价格比网店实惠
- 很多用户不知道的是,现在买家电,线上网店的价格并不比线下实体店便宜。相反,也就是最近2、3年时间,线上网店平台的不少家电产品,其实比线下实体店的价格还要贵。 “现在买家电,很多消
- 空调行业波动加剧,企业推“365天只换不修”,靠不靠谱?
- 空调市场处于新的波动周期。在2023冷年取得接近两位数增长之后,2023年下半年以来整体市场开始回调。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整个2023冷年,我国空调内销零售量达到6129万台,同比增长9.1%;零售
- 消费降级下的家电市场到底怎么干?
- 在线上网店与线下实体店的产品价格差缩小,家电行业电商与实体店的矛盾冲突并未减少。因为最让人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:成为家电购买主流的年轻人,不愿意去逛实体门店,手机上看看就一键下单
- 杭州亚运会闭幕了,中国家电企业却凭借体育营销在全球超车
- 正是最近10多年间,中国家电产业的优秀企业们,通过持续发力体育营销加快在“强手如林、巨头称霸”的世界家电市场上,实现从“制造称霸、产品称王到品牌崛起”三级跳跃
- 今年起家电业只能“牺牲”利润保规模
- 保利润,还是守住规模,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,对于一大批的家电企业和商家来说,这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,而是一道必答题。那就是,众多厂商必须要搞清楚如何“舍弃利润保规模”。 家电
- 双节家电市场褒贬不一 双十一成最后的“战场”
- “马上就是双十一了。”这是一位普通消费者周女士的感叹。国庆八天她去了成都深度游,假期一过,她已经开始盘算双十一的消费计划了。相信这是很多消费者的状态,国庆一过消费关注
- 三翼鸟美的小米最近的动作有意思
- 最近一段时间,在看似平淡的家电市场上,一些企业的动作却很有意思。复盘之后可以清楚看到,家电产业的未来,有意外也会有惊喜,甚至还可能会超出预期。 最近一段时间,观察中国家电产业,特别是
- 美妆巨头欧莱雅真看上家电业了?是对海尔们场景转型的追随
- 硬的想变软,软的也想变硬!众所周知,欧美日韩等国的家电产业早就步入了成熟期,这几年发展相对慢了半拍的中国家电产业,也步入了成熟期。面对高度成熟的家电市场,欧莱雅在中国公司的经营范围增
- 华为1999元的手机壳,哪里贵了?
- 今天华为商城官网上架了一款手机壳,售价1999元。它是华为为Mate 60 RS非凡大师专门设计的官方原厂手机壳,将于9月28日10:08与手机同时开售。 随后,这个1999元的手机壳也是引起了网友的热
- 家居巨头们的699元低价风暴,最受伤的有三类人群
- 跟当年空调企业699元、999元低价风暴一样,这一轮由欧派家居牵头,尚品宅配、索菲亚家居等企业跟进的衣柜、橱柜699元低价风暴,让家居市场不会有赢家。相反,会对相关家居企业的代理商伙伴、家
- 进军家装渠道家电厂商要多个心眼
- 并不是所有家电品牌,家电品类,都适合在家装渠道进行市场拓展并创造增量。家电圈特别提醒:正在拓展前装渠道的家电经销商、代理商,一定要注意两个边界和一个节点,才能更好地让家装渠道为家电
- 厨电观察:华帝老板都在复苏,为什么集成灶企业仍难脱困?
- 2023年上半年,厨电业整体有所复苏。 奥维(AVC)线下零售市场监测数据,2023年上半年,厨房电器主要品类吸油烟机、燃气灶零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7.6%、2.2%。 日前一些厨电上市公司公布的
- 追觅戴森和解,华为小米合作,原因何在?
- 在清洁电器行业,近年来头部企业的纷争不断。不久前科沃斯CEO钱程在产品发布会上,公开“炮轰”友商恶意抄袭现象,表示对于明目张胆的抄袭、专利侵权,坚决抵制和维权。”
- 最近一线家电市场出现不少怪现象
- 当不少的商业怪现象在中国家电市场“层出不穷”时,不用多想,原因只有两个:市场不太好了,厂商有点急了。 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,更有点让人感觉怪的很,最关键的是让人感觉不知道到
- 家电业的新考题:降价不赚钱、不降又卖不动!
- 接下来,市场上一大批家电经销商,要学会熬,更要懂得熬。当然不是让大家直接“躺平”,而是聚集更多的智慧、整合更多的资源,瞄准有用的用户,展开精准式营销,将有限资源花在刀刃上,多渠
- 家电企业价格肉搏战重启的概率有多大?
- 在市场出货持续低迷、消费需求持续疲软的通道中,不少家电人士开始关心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:价格肉搏战,会在一线市场上重启吗?概率有多大?时间大约是多久? 新一轮的家电价格肉搏战,很快会
- 率先全面开放,文心一言为何一骑绝尘?
- 连续两天,半夜爆出大消息。先是华为新机深夜上线,让芯片国产替代的步伐更进一步;次日晚,百度文心一言官宣向公众全面开放——两大劲爆消息直接点燃科技圈。 8月31日凌晨,百度
- Mate 60未发先售,华为旗舰机回归的“试水轻舟”?
- 对vivo、荣耀、小米以及“其它”手机品牌而言,8月29日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。但对华为、苹果、OPPO而言,这个日子或多或少有些意义。 当天,华为公开“先锋计划”,Ma
- 企业成功基因与家电巨头的转型天花板
- 基因是一家企业成功的核心动力,也成为一家企业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阻力和绊脚石。当前,很多家电企业在一些品类上遭遇发展“天花板”,在一些新业务上遭遇转型“拦路
- 遍地按摩椅,别让消费者避之不及
- 按摩椅不是刚需,如果按摩椅的配备数量超过了普通座椅,无异于喧宾夺主。 当高铁站的普通休息座椅所剩无几,取而代之的是“坐不完”的按摩椅,原本的放松就成了另一种添堵。
- 为啥小米手机的高端形象这么难以塑造?
- 小米冲击高端也有三四年了,但是高端的口碑一直以来都是两极分化,有人觉得小米高端已成,有人觉得小米冲击高端,MIUI依旧是最大障碍;尤其是华为5G和麒麟处理器回归在即,小米的高端市场前景貌似
- 为什么说现在手机行业小厂商越来越难存活?
- #为什么说现在手机行业小厂商越来越难存活?# 现在手机行业小厂商越来越难存活的原因有很多,其中一些原因是:大厂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高,而小厂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低。有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来
- 松下等日本家电品牌都没落了?错,只是时代的周期效应
- 不是松下为代表的日本家电品牌,在中国市场没落了。是所有在中国家电市场的外资洋品牌,在中国市场发展都不行了。包括飞利浦、惠而浦、伊莱克斯,早早就授权给中国企业和商家经营了,即使是博
-
- 推荐新闻
- · 承压前行的厨电企业,或许可以把目光放在这
- · 洗牌、淘汰、价格战?家电业的救命稻草或近在咫尺!
- · 一文解析新型冠状病毒 怎样做才能安全保护自己?
- · 近万元扫地机器人上市,它给行业带来哪些思考?
- · 线上排名跑进前四,这家冰箱品牌是如何做到的?
- · 关于OLED电视:会打价格战的未必是有技术实力的,早打卡的未必是会笑到最后的
- · 冰箱界的“冷笑话”?TCL收购奥马进入白热化
- · 挑战企业智慧和勇气,家电新零售的车该怎么搭?
- · 瞄准Z世代,家电企业花高价请明星代言值不值?
- · 洗地机晋升“清洁家电一哥”,光辉时刻真的到了吗?